喜报|中山医院肿瘤内科荣获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发展迈向新里程

2019-03-25

近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在激烈的学术竞争中脱颖而出,喜获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崔越宏主任医师和梁立主治医师各中标面上项目一项,张晨璐主治医师和彭轲住院医师各中标青年项目一项。

图片

本次肿瘤内科所中标的四个项目均是从临床问题出发,覆盖了胃癌,肠癌,肉瘤等多个肿瘤的前沿领域,旨在探索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策略。这些项目不仅涉及基础研究,注重临床应用转化,力求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四项基金的获得,充分证明了我科在肿瘤内科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这些基金的支持将极大地推动我科在肿瘤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以及转化医学等方面的工作。


研究方向




1. 分子靶向治疗:我们致力于研究肿瘤细胞内部的分子机制,寻找可以作为治疗靶点的分子,以期开发出更为精准的靶向药物。


2. 免疫治疗: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肠癌的免疫与代谢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3.个体化治疗:每个患者的肿瘤特征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注重研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由我科主导的“肿瘤疑难精准MDT”也为众多肿瘤患者提供有效、高水平的临床诊疗服务。


4. 转化医学研究:我们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通过临床试验验证新的治疗方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山医院肿瘤内科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追求科研创新,努力提高肿瘤治疗的水平。我们相信,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做出更大的贡献。


知识延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推进中国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严格的项目申请与评审程序确保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它的资助使得许多科研项目得以启动和持续发展,这些项目在促进学科交叉、探索科学新领域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支持了科技人才的成长,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创新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崔越宏主任医师

梁立主治医师


崔越宏 主任医师:组蛋白乳酸化促使α/β水解酶结构域蛋白17(ABHD17)去棕榈酰化修饰Claudin18.2介导胃癌抗体偶联药物耐药的机制研究。


梁立 主治医师:SLC25A5通过氧化/棕榈酰化修饰改变激活细胞焦亡逆转结肠癌奥沙利铂耐药机制研究。


张晨璐主治医师

彭轲博士


张晨璐 主治医师:ABCB4介导脂质运输空间调控cGAS-STING通路影响去分化脂肪肉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机制研究。


彭轲 博士:RHOA突变上调弥漫型胃癌R-loops累积促进DNA损伤机制研究。


分享